随着Pi Network逐渐迈向主网,Pi Node节点成为保障网络安全与去中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许多先锋已经在Windows上运行了Pi节点,而如今官方推出了Linux版Pi Node节点(0.1.0 测试版),为更多极客和技术爱好者提供了全新的尝试机会。本章将为你详细介绍Linux 环境下的Pi Node节点安装方法,涵盖系统要求、硬件配置、安装步骤,以及优缺点与适用人群,帮助你快速上手并了解当前测试阶段的运行特点。
一、版本说明与核心限制
当前Pi Node Linux版为0.1.0 测试版,仍处于功能验证阶段,安装前需明确以下核心限制,避免误解:
- 暂不支持与Pi App账号绑定,无法关联个人账户;
- 暂不具备算力获取功能,仅用于节点部署流程测试与功能验证;
- 部分功能可能存在稳定性问题,建议用于测试环境,不推荐用于生产环境。
- 若你只想“获取节点奖励”请直接关闭本页;若你想提前布局节点、研究容器化共识或为节点主网上线做准备,请继续阅读。
二、系统要求与硬件配置
1. 支持的Linux 系统版本
需基于APT包管理工具的Linux发行版(教程命令依赖apt-get),推荐版本:
- Ubuntu 20.04 LTS 及以上版本;
- Debian 11 及以上版本;
- 其他兼容APT的发行版(如Linux Mint 20+、Zorin OS 16+);
- 架构限制:仅支持amd64(x86_64)架构,不支持ARM(如树莓派)、riscv 等架构。
2. 硬件配置推荐
为确保节点正常运行(避免卡顿、日志存储不足等问题),建议节点电脑服务器最低配置:
硬件类型 |
最低配置 |
推荐配置 |
说明 |
CPU |
8核处理器 |
20核处理器 |
节点运行依赖 Docker 容器,多核心可提升并发处理能力 |
内存(RAM) |
8GB |
32GB |
避免内存不足导致 Docker 容器崩溃,尤其是日志写入时 |
硬盘空间 |
500GB可用空间 |
1TB可用空间 |
需存储Docker镜像、节点日志及数据卷,建议使用 SSD 提升读写速度 |
网络 |
稳定宽带(上行≥20Mbps) |
稳定宽带(上行≥50Mbps) |
节点需持续联网同步数据,网络中断可能导致节点离线 |
三、必备前提条件
安装前需确保满足以下条件,避免安装过程报错:
- 拥有sudo权限:需以管理员权限执行命令(教程中所有sudo开头的命令均需权限验证);
- Docker环境就绪:教程会通过apt-get安装 Docker,但需确保安装后Docker服务可正常启动(可通过docker --version验证);
- 宽带网络通畅:需能访问外部资源(如apt.minepi.com、Docker 官方源),建议关闭不必要的防火墙限制或配置端口放行;
- 基础Linux 操作能力:需熟悉终端命令(如切换目录、执行脚本),能理解基础日志排查逻辑;
- 备份意识:后续会生成NODE_SEED(节点密钥),需提前准备安全的备份方式(如离线存储),严禁泄露。
四、详细安装步骤
步骤 1:准备APT依赖环境
该步骤用于更新软件源、安装基础依赖工具,并添加Pi Node官方APT 源(确保能获取到Pi Node安装包)。
1.更新APT软件包索引,同步最新源信息:
sudo apt-get update
2.安装基础依赖工具(证书、curl 工具、GPG 密钥管理、Docker):
sudo apt-get install -y ca-certificates curl gnupg docker
说明:ca-certificates用于验证 HTTPS 证书,curl用于下载文件,gnupg用于验证官方密钥,docker是节点运行的容器环境。
3.添加Pi Node官方GPG 密钥(验证软件包安全性,防止篡改):
# 创建APT密钥存储目录(权限755,确保可访问)
sudo install -m 0755 -d /etc/apt/keyrings
# 下载官方GPG密钥并转换为二进制格式,存储到密钥目录
curl -fsSL https://apt.minepi.com/repository.gpg.key | sudo gpg --dearmor -o /etc/apt/keyrings/pinetwork-archive-keyring.gpg
# 赋予密钥文件可读权限(所有用户可读取,确保APT能验证)
sudo chmod a+r /etc/apt/keyrings/pinetwork-archive-keyring.gpg
4.添加Pi Node官方APT源:
echo 'deb [arch=amd64 signed-by=/etc/apt/keyrings/pinetwork-archive-keyring.gpg] https://apt.minepi.com stable main' | sudo tee /etc/apt/sources.list.d/pinetwork.list > /dev/null
5.再次更新 APT 索引,使新增的 Pi Node 源生效:
sudo apt update
步骤 2:安装 Pi Node 软件包
1.执行安装命令,自动下载并安装Pi Node:
sudo apt-get install pi-node
2.验证安装是否成功(查看当前版本,应显示 0.1.0 测试版):
pi-node --version
若输出下面类似 “pi-node 0.1.0” 的信息,说明安装成功;若报错 “command not found”,需检查 APT 源是否添加正确。
pi-node version 0.1.0
步骤 3:节点初始化(分 “新节点” 与 “现有节点升级”)
初始化是节点启动前的关键步骤,需根据 “新节点安装” 或 “旧节点升级” 选择对应流程。
3.1 新节点:首次初始化操作
1.先查看Pi Node官方帮助文档(了解初始化参数使用方法,可选但推荐):
pi-node --help
2.执行初始化命令:
pi-node initialize
3.初始化过程中会提示 “是否启用自动更新?”,需根据需求选择:
- 启用自动更新:节点会在新版本发布时自动升级,并完成必要的数据迁移(部分迁移可能耗时数小时);
- 不启用自动更新:需手动执行pi-node update命令升级,适合需要自主控制更新时间的用户。
3.2 现有节点:升级初始化操作
若此前已部署过 Pi Node,需复用旧配置(如NODE_SEED、数据库密码),步骤如下:
1.收集旧节点配置信息(关键参数需逐一记录,避免遗漏):
- 节点密钥(NODE_SEED/NODE_PRIVATE_KEY):从mainnet.env或stellar-core.cfg中提取
# 从mainnet.env文件获取
grep -E '^(NODE_SEED|NODE_PRIVATE_KEY)=' ./mainnet.env
# 从Docker容器的stellar-core.cfg获取
docker exec mainnet grep -E 'NODE_SEED' ./stellar-core.cfg
- PostgreSQL 数据库密码:从mainnet.env提取
grep -E '^POSTGRES_PASSWORD=' ./mainnet.env
- Docker卷路径:从旧docker-compose.yml提取
grep -nE 'volumes:|docker_volumes|/opt/stellar|/var/log/supervisor' ./docker-compose.yml
2.停止旧节点服务:
docker compose down
3.可选:备份 Docker 卷(重要)
# 将替换为实际获取的Docker卷路径
cp -a
4.复用旧配置初始化(二选一)
- 方式 1:交互式初始化(需手动输入上述收集的参数)
# 确保输入的Docker卷路径与旧配置一致
pi-node initialize
- 方式 2:非交互式初始化(提前传入参数,适合自动化部署)
# 替换<>中的参数为实际值,$HOME/pi-node为Pi Node安装目录(可自定义)
pi-node initialize --pi-folder "$HOME/pi-node" --docker-volumes "./docker_volumes/mainnet" --node-seed "<旧节点NODE_SEED>" --postgres-password "<旧PostgreSQL密码>" --start-node
5.安装后成功运行的界面如下:
root@pinode:~# pi-node status
🐳 Container Status
==================
✅ Container: mainnet (Running)
⭐ Protocol Status
=================
State: Synced!
Ledger: 22969257
Quorum Ledger: 22969256
🌅 Horizon Status
=================
Status: ✅ Running
Core Latest Ledger: 22969257
History Latest Ledger: 22969257
Ingest Latest Ledger: 22969257
Protocol Version: 19
🌐 Peer Connections
==================
Incoming: 16 peers
Outgoing: 8 peers
五、Pi Node 常用命令(运维必备)
#查看Pi Node所有可用命令与参数
pi-node --help
#实时查看mainnet容器日志
docker logs mainnet -f
#停止mainnet节点容器
docker stop mainnet
#启动 mainnet节点容器
docker start mainnet
#重启 mainnet节点容器
docker restart mainnet
#手动升级Pi Node版本
pi-node update
六、Pi Node Linux版优缺点分析
1. 优点
- 资源占用低:相比Windows/macOS 版,Linux系统本身轻量,节点运行时CPU、内存占用更少,适合长期后台运行;
- 稳定性强:Linux系统对后台服务的支持更成熟,不易因系统弹窗、休眠等问题导致节点离线;
- 支持自动化:可通过脚本(如 Shell、Python)实现节点启停、备份、升级的自动化,减少手动操作;
- 兼容性广:可部署在机架式服务器、双路主机、云服务器(如 AWS EC2、阿里云 ECS)、虚拟机等多种环境,灵活度高。
2. 缺点
- 操作门槛高:依赖终端命令行,需掌握基础 Linux 操作(如sudo、grep、Docker 命令),新手上手难度大;
- 测试版功能受限:当前 0.1.0 版无法绑定 Pi App、无算力,仅能用于流程测试,实用价值有限;
- 排障难度大:无图形化界面,节点报错时需通过日志排查问题,需具备基础运维知识;
- 依赖环境配置:需手动处理APT源、Docker环境等依赖,若网络或权限异常,易导致安装失败。
七、适用人群与不推荐人群
1. 推荐安装人群
- Linux系统爱好者 / 运维人员:熟悉命令行操作,能独立排查系统或Docker相关问题;
- Pi早期参与者:希望提前熟悉节点部署流程,为后续正式版上线做准备;
- 自动化需求用户:需要通过脚本管理节点(如定时备份、自动重启),追求高效运维;
- 云服务器用户:在云服务器(如阿里云、AWS)部署节点,利用Linux的低资源占用特性。
2. 不推荐安装人群
- Linux 新手:无命令行操作基础,无法解决安装过程中的权限、依赖报错;
- 追求算力收益用户:当前测试版无算力功能,安装后无法获取收益;
- 图形化依赖用户:习惯通过点击操作(如 Windows 界面),无法适应纯命令行环境;
- 稳定性需求用户:测试版可能存在bug,不适合对节点稳定性有高要求的场景。
八、核心注意事项
- NODE_SEED绝对保密:NODE_SEED是节点的核心密钥,等同于节点 “身份凭证”,需离线备份(如手写、加密存储),严禁分享给他人或在公共网络传输;
- 定期备份数据:建议每周备份Docker卷(docker_volumes目录),避免数据丢失导致节点无法恢复;
- 关注版本更新:测试版功能会逐步迭代,可通过Pi官方渠道(如Pi App公告、官方网站)关注正式版发布信息;
- 网络持续稳定:节点需持续联网,若频繁断网可能导致数据同步异常,建议使用稳定的宽带或云服务器。
Pi Node Linux 版(0.1.0)是一个面向开发者和极客的测试版本,虽然暂时无法绑定Pi App或获取算力,但为后续主网节点的完善和分布式部署奠定了基础。
如果你希望抢先体验、测试运行环境、熟悉节点机制,那么安装Linux版Pi Node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未来随着版本更新,Linux节点将可能成为主网运行的主力。